發布時間:2021-04-23
來源:
2021年3月25日,廣東省生態環境廳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廣東省“無廢城市”建設總體安排,介紹深圳市“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經驗做法。
一、
發布會表示,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了《廣東省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到2023年底,各試點城市在推行綠色工業、綠色生活、綠色農業,培育固體廢物處置產業,推行固體廢物多元共治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設置這樣的試點目標,重在促進各種“無廢城市”建設模式在廣東的探索。方案提出了6項任務,包括推行工業綠色生產,加快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推動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加快設施建設,推動固體廢物收集處置能力匹配化;完善機制體制,推動固體廢物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相關技術與產業發展等。
據悉,到2020年底,全省共有137家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設施,具備年處理能力772.8萬噸,建成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22家,集中處置能力519.4噸/天,創建33個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示范項目,新增年資源化利用能力2160萬噸。
同時,到2020年底,全省范圍內郵政快遞網點45毫米寬度及以下的膠帶封裝比例達90%以上,免膠帶紙箱應用逐步提升達到8%以上。
在初步取得成效,摸索出了可供借鑒的一些思路之余,廣東也表示將繼續深入推行工業綠色生產、綠色生活方式和農業綠色生產,實現源頭減量;通過建立健全再生資源行業標準化體系,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等方式,推動固廢資源化利用;重點是加快設施與機制體制建設,推動固體廢物收集處置能力匹配化與全過程精細化管理。
二、
關于珠三角無廢試驗區城市之間的協同與聯動,發布會表示正在大力推進危險廢物處置中心的建設,這對珠三角乃至全省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共建共享起到了一個很好的作用。并且,深圳已經與福建、江西、湖南、廣西等省(區)簽訂了危險廢物跨省非法轉移聯防聯控協議,形成跨省聯防聯控機制,搭建全省統一的固體廢物環境監管信息平臺,為全省、為珠三角區域之間固廢協同監管奠定了比較好的基礎。
地市層面來看,珠三角原來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之間都有很好的合作,今年2月,6市生態環境部門又聯合成立打擊非法跨界傾倒處置固體廢物聯合小組,豎起更加堅實的屏障。而到2023年底,珠三角無廢試驗區協同機制初步建立的目標將進一步加強合作與聯動。
三、
目前,深圳作為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之一已經積累了相當一部分經驗,取得初步成效。
一方面,深圳堅持高位推動,緊抓頂層設計和監督考核,成立深圳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和“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領導小組,人大設立代表問政會,政協設立委員議事廳等,有效壓實各項建設任務。
另一方面,深圳修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清單,推動部門分工合作,明確四階段工作目標,構建十大建設體系,細化58項指標,安排100項任務,出臺組織實施、考核評估等9項工作制度,確保各項任務落地抓實。
此外,深圳直面短板弱項,將各類固體廢物本地無害化處置能力提升到6.5萬噸/日,資源化利用處置能力提升到14萬噸/日,危險廢物本地收運處置能力增長31%,實現了各類固體廢物100%無害化處置。
在固廢源頭減量方面,深圳推進垃圾分類,在5500多個居民區設置2.2萬個分類投放點,建成中轉及處理設施122處,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量達到1.6萬噸/日??鄢舴贌l電處置,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仍然可以達到42%。
目前,深圳已經認證139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1426個“無廢城市細胞”,投入1.58億元全面建成智慧環保監管平臺,編制4個地方法規和3個地方規章,出臺77個政策文件,培育本地固廢利用處置骨干企業44家,新增51項地方標準規范,創新25項科技攻堅技術,為“無廢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
就建筑垃圾而言,深圳圍繞“限額排放、資源利用、本地平衡、區域協同”16字方針開展工作,目前拆除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超過了97%,“除了沒辦法進行資源化利用的,能夠利用的全部都進行了回用”。下一步會把這個問題作為“十四五”期間的重要固廢問題進行研究解決。
發布會最后表示,也希望廣大公眾能夠積極響應“無廢城市”創建活動,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文章鏈接:環保在線 https://www.hbzhan.com/news/detail/141009.html